跳转到正文内容

男子假冒记者以高端评选为由专骗女强人

http://www.sina.com.cn  2012年02月10日11:34  山西新闻网

  “山西十大经济女性年度人物”,对于有些事业有成的女强人来说,这个称号听上去很有吸引力。曾在省内某报社供职的赵某正是摸准了这些女强人的心理,展开诈骗活动,承诺只要花几万元钱就可成功入围第二届 “山西十大经济女性年度人物”。2月9日,记者走访太原市公安局尖草坪分局侦破此案的民警,了解了案件侦破的全部经过。

  女老板被骗1.5万元

  王女士在太原一家装饰市场做厨具生意,几年下来颇具规模,成了圈里有名的大老板。2010年6月底,她通过朋友结识了一位“赵记者”,其称自己正配合省里有关部门举办第二届“山西十大经济女性年度人物”评选活动,目前正在为有资格参与评选的女性拍摄专题片。

  见王女士很感兴趣,“赵记者”赶紧拿出一份红头文件的复印件介绍道,只有在山西省各个领域有杰出表现的女性才可以作为候选人参选,就是需要出些费用。王女士想能获得这个荣誉,花点儿钱也不算什么,便同意了。没过几天,“赵记者”便领着几个扛着摄像机的人来到王女士店内,开始了专题片的拍摄。从她的经商过程、经营之道,到如今的店面规模,“赵记者”带着人忙乎了一整天。当然,王女士也是烟茶款待。“赵记者”答应,过几天样片出来了,他会拿过来给她看看。

  几天后,“赵记者”果然如约登门。他告诉王女士,样片已经制作完毕了,过两三个月就会在山西电视台播出,但她需要先交纳些“参选费”“拍摄专题片制作费”“电视台播出费”“工作人员采访费”等,一共3万余元。“赵记者”还一直游说她,如果多出点钱,入围的名次也会更靠前。

  虽然3万元对王女士来说不算什么大数目,但她还是提出看到电视台播出后再付钱。可到了日子,电视台却并没有播出自己的专题片。对此,“赵记者”解释说,是因为电视台的原因,参选专题片被推后到春节期间播出。经不住对方一再催要,王女士先后付给他1.5万元。然而直到2011年春节过后,片子依然没有播。面对王女士的疑问,“赵记者”仍然解释是电视台的原因。直到2011年6月,王女士再次找“赵记者”询问播片事宜,谁知对方一直关机,她这才向警方报案。

  “假记者”浮出水面

  接到报案后,尖草坪责任区刑警队民警先向有关单位核实了赵某的情况。经过调查,赵某原来确实是省内某报记者,但1999年就下海经商,之后新闻出版总署统一更换记者证时并没有他,因此他目前并不具有记者身份。至于“山西十大经济女性年度人物”评选活动,省妇联曾与省工商联、省中小企业局联合于2006年举办过一届,并已于2007年颁奖,在筹办第二届的过程中因故取消,到目前没有再举办过类似活动,也没有委托记者协助。

  确定嫌疑人是冒用记者身份实施诈骗后,警方立即展开了对赵某的抓捕。但在警方进行前期调查时,赵某已经听到了风声,之后便不见了踪影。在对涉案资金流向和嫌疑人提供的假文件、假收据等多方面入手分析之后,民警获知赵某经常来往于太原、临汾、北京,最终锁定赵某在临汾与别人合开了一所培训学校。2012年1月,民警在临汾市尧都区发现了嫌疑人赵某所驾驶的车辆,1月11日在培训学校的办公室里抓获了赵某。此时,他诈骗得来的14万余元已全部挥霍一空。

  然而面对民警,赵某却百般狡辩,并不承认自己的诈骗行为。

  诈骗对象专找女强人

  办案民警告诉记者,在首届“山西十大经济女性年度人物”的评选活动中,赵某曾经参与其中,因此对活动流程相当熟悉。第二届筹办时,赵某也看到过相关部门下发的红头文件。评选活动取消,所有文件都被收回,赵某却偷偷私藏了几份复印件。

  之后,赵某联系了一家摄影工作室为他拍摄及后期制作,同时伪造了红头文件,通过关系网在太原市各城区以及吕梁市交城、文水、孝义等地寻找目标,开始行骗。他选定的目标多为事业有成的成功女性,以拍摄专题片参与评选之名索要财物。他甚至冒用记者身份联系当地妇联,利用妇联帮助物色“候选人”。从2010年开始,先后诈骗社会知名女性7人,涉及党政机关、文艺界、医疗、商界等多个领域。

  让人遗憾的是,这些在事业上颇有成就的女性,面对赵某的骗局却没有一丝怀疑,对他的话没有经过查证便轻易相信。在民警前去调查时,有些受害者至此还深信不疑,有些则为了面子矢口否认,极不配合。记者 杨晶

分享到: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

 

更多关于 假记者  的新闻

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┊Copyright © 1996-2012 SINA Corpor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

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